<form id="1xdjp"></form>
            <form id="1xdjp"></form>

              安全用電知識-家用電器使用及電線電纜接線規范-電百科

              大寫數字一到十怎么寫?數字大寫怎么寫0到10及大寫的一到十怎么寫?

              電百科 3335 ℃ 鴻盛標牌
              大寫數字一到十怎么寫
              大寫數字一到十零中文是: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零;下面就來介紹下大寫數字一到十怎么寫?數字大寫怎么寫0到10及大寫的一到十怎么寫?
              一、大寫數字一到十怎么寫?

              大寫數字在收據和合同及開票金額中經常用到,而且一旦寫錯就作廢的情況下;就一定要知道這些大寫數字怎么寫。大寫數字是中國特有的數字書寫方式,利用與數字同音的漢字取代數字,以防止數目被涂改。 據考證,大寫數字最早是由武則天發明,后經朱元璋改進完善。
              大寫數字一到十和零如下圖所示:
              數字大寫怎么寫0到10
              二、數字大寫怎么寫0到10,有什么規則?
              數字大寫規則:
              1、中文大寫金額數字到"元"為止的,在"元"之后,應寫"整"(或"正")字,在"角"之后,可以不寫"整"(或"正")字。大寫金額數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寫"整"(或"正")字。
              2、中文大寫金額數字前應標明"人民幣"字樣,大寫金額數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寫"整"(或"正")字。
              3、中文大寫金額數字前應標明"人民幣"字樣,大寫金額數字應緊接"人民幣"字樣填寫,不得留有空白。大寫金額數字前未印"人民幣"字樣的,應加填"人民幣"三字。在票據和結算憑證大寫金額欄內不得預印固定的"仟、佰、拾、萬、仟、佰、拾、元、角、分"字樣。
              4、阿拉伯數字小寫金額數字中有"0"時,中文大寫應按照漢語語言規律、金額數字構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進行書寫。舉例如下:
              1)阿拉伯數字中間有"0"時,中文大寫要寫"零"字,如¥1409.50,應寫成人民幣壹仟肆佰零玖元伍角。
              2)阿拉伯數字中間連續有幾個"0"時,中文大寫金額中間可以只寫一個"零"字,如¥6007.14,應寫成人民幣陸仟零柒元壹角肆分。
              3)阿拉伯金額數字萬位和元位是"0",或者數字中間連續有幾個"0",萬位、元位也是"0",但千位、角位不是"0"時,中文大寫金額中可以只寫一個零字,也可以不寫"零"字。如¥1680.32,應寫成人民幣壹仟陸佰捌拾元零叁角貳分,或者寫成人民幣壹仟陸佰捌拾元叁角貳分,又如¥107000.53,應寫成人民幣壹拾萬柒仟元零伍角叁分,或者寫成人民幣壹拾萬零柒仟元伍角叁分。
              4)阿拉伯金額數字角位是"0",而分位不是"0"時,中文大寫金額"元"后面應寫"零"字。如¥16409.02,應寫成人民幣壹萬陸仟肆佰零玖元零貳分;又如¥325.04,應寫成人民幣叁佰貳拾伍元零肆分。
              5、在文書中有萬元、億元等單位約定的,如¥533.12萬元,應寫成人民幣伍佰叁拾叁點壹貳萬元。
              三、大寫的一到十怎么寫?
              常規寫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對應大寫: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
              大寫數字是中國特有的數字書寫方式,利用與數字同音的漢字取代數字,以防止數目被涂改。 據考證,大寫數字最早是由武則天發明,后經朱元璋改進完善。大寫數字的使用始于明朝。朱元璋因為當時的一件重大貪污案“郭桓案”而發布法令,其中明確要求記賬的數字必須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為“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復雜的漢字,用以增加涂改帳冊的難度。后來“陌”和“阡”被改寫成“佰、仟”,并一直使用至今。
              大寫數字是誰發明的
              四、大寫數字是誰發明的?
              大寫數字寫起來很麻煩,耗費的時間往往是其他計數方式的幾倍甚至更多。為什么在古代要大費周折地使用這種方式計數呢?
              其實在大寫數字發明的那個年代,這個計數方法也不怎么受人重視(畢竟麻煩)。但是在明朝開國后,不少官員仗著自己的權勢貪污腐敗,其中有一個人的貪污受賄被抓成為了全國普及大寫數字計數法的導火索。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三月,戶部侍郎郭桓特大貪污案東窗事生,震驚全國。郭桓勾結刑、禮、兵、工等六部小官員及各省官僚、地主,貪污稅糧及魚鹽等,折米二千四百余萬石。這差不多和全國秋糧實征的總數持平!除此之外,還侵吞大量寶鈔金銀。
              毫無疑問,朱元璋處死了郭桓以及所有涉及的官員。但是這顯然解決不了問題,為了防止有人能隨便改動賬本,朱元璋下令,將記載錢糧賬本的數字替換為大寫數字,這還是有些效果的。
              總結,這個的確是為了防止涂改賬目而設立的。據說是武則天發明的,在明代又進行了完善,在古代金錢賬目交易防范措施不多,阿拉伯數字1234567890,和大寫的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筆我畫簡單,比較容易涂改。為了防止涂改,從而采用漢字來代替數字的。
              不過這個雖然是武則天發明的,但實際運用并完善應該是在明代,因為從明代開始,資本主義萌芽開始,商品貨物貿易金錢來往開始增多增大,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約定俗成并經國家統一頒布而正式使用。
              我們看一下些十個代替數字的漢字: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零、佰,仟、萬。互相之間非常難以改動。所以知道今天銀行系統和包括民間財務往來依然使用這種漢字代替的數字,這也充分說明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更多關于大寫數字知識請關注電百科,盜載必究。
              日本理论午夜中文字幕第一页_91aaa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资源_t66y最新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_国产欧美日韩专区

                        <form id="1xdjp"></form>
                        <form id="1xdjp"></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