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根據自身經歷寫的人物形象,下面電百科就來介紹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好詞好句。
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介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生于烏克蘭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他的經歷和他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童年因家庭貧困而輟學,小時候飽受欺凌和羞辱。十月革命后,他參加了紅軍,參加了保衛蘇聯政權的斗爭。1920年,他在一次戰斗中受重傷,后來轉到勞動戰線在第聶伯河打撈木材。艱苦的工作使他患上了嚴重的傷寒和風濕病,最后他癱瘓又失明。
然而,在危急關頭,他以驚人的毅力與病魔抗爭,拿起唯一可用的武器——筆,用文學寫作完成人生的另一部分。后來,他連筆都拿不住,只好靠口頭敘述,請親友記筆記,歷時三年,克服了許多正常人無法理解和想象的困難,最后在床上完成了帶有自傳體元素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了這本書,他實現了重返戰場的夢想。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寫道:“只有像我們這樣的人,只有像我們這樣熱愛生活、熱愛奮斗、熱愛建設新的更加美好的新世界的人,只有像我們這樣能夠理解和看到生活全部意義的人,才不會隨隨便便死去,即使只有一點點機會,也不能放棄生命!”

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
這本書很多人很小的時候都讀過,尤其是讀書時代,很多人讀后都會發表一些讀后感,以下就是截圖部分讀者的讀后感,僅供參考:
@ 小蟲聞子: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c1717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本積極向上的書,主人公保爾更是有比鋼鐵還要堅強的意志,他出生于貧困的家庭,做過苦工當過火車站的雜役。水兵朱赫來給保爾講了關于革命、工人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許多道理,在這樣一個年輕健壯有力的革命戰士的影響下保爾加入了革命。”我不能就這樣虛度一生,總要為目標而奮斗,人的一生應當像保爾那樣去度過。
@ 人間眉眼含笑:花兩天時間讀完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連我自己都沒想到會這么快,應當是因為確實精彩好看。讀起來饒有趣味,不像以前初讀時那般枯燥難懂。談談讀后感吧。主人公的精神倒是其次,于我而言,了解了更真實的蘇俄和蘇共的歷史,見識到了蘇聯人民的不屈抗爭的歷史,才是最受益的。保爾嘛,確實是一個很優秀的青年,很有覺悟和奉獻精神。但是他那種不要命的戰斗工作精神,我還是不敢恭維,他自己后來病魔纏身的時候不也是后悔不已嘛。不過我應該不用太擔心,我大概是不會做出瘋狂工作惹得一身病的傻事的。
@ 八年二班劉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我認為一個人如果想要成功,就必須要有“鋼鐵”般的意志,不畏懼任何困難。就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一樣。
@現代雙語初中部2016級17班:在生活中,我經常會因為遇到一些小困難而停止不前,遇到困難時總想逃避,其實,只要鼓起勇氣拼一把,通過自己的努力戰勝困難,就會有收獲。就像保爾·柯察金說的:“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好詞好句
1、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這樣,在臨終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把自己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
2、鋼是在烈火里燃燒、高度冷卻中煉成的,因此它很堅固。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斗爭中和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并且學會了在生活中從不灰心喪氣。
3、任何一個傻瓜在任何時候都能結束自己!這是最怯弱也是最容易的出路。
4、收起槍,別跟任何人說。哪怕,生活無法忍受也要堅持下去,這樣的生活才有可能變得有價值。
5、領袖的逝世沒有引起黨的隊伍渙散。就像一棵大樹一樣,強有力的將根深深地扎入土壤中,即使削掉樹梢,也絕不會因此而凋零。
6、他已經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戰斗的能力,活著還有什么用呢?在今天,在凄涼的明天,他用什么來證明自己生活得有價值呢?又有什么來充實自己的生活呢?光是吃、喝、呼吸嗎?當一名力不從心的旁觀者,看著戰友們向前沖殺嗎?
7、數千人形成一個強大的變壓器,形成一種永不枯竭的原動力。更多關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請關注電百科,盜載必究。